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 工作。

习近平

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会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设区市动态

唐山工人文化宫的“劳动模范之约”“技能竞赛之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文章来源:河工新闻网

    

  聆听报告会的全国劳模与杨普(左三)、孙宁(左四)交流体会 

  9月9日,唐山市工人文化宫内,一场特殊的“追星现场”悄然升温。这里没有荧光棒的闪烁,没有粉丝的尖叫,满场是屏息凝神的专注目光和发自心底的掌声。大家追逐的不是荧幕上的流量明星,而是扎根一线、用双手铸就辉煌的劳模榜样。 

  当日,全国劳模、燕赵楷模宣讲报告会第八站走进唐山。全国劳模杨普、张赫,全国劳模、燕赵楷模李利杰、孙宁,带着深耕行业一线的实践经验与奋斗故事,为350余名职工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精神洗礼。唐山市总工会精心安排,邀请郑久强、王进东等7位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17位省、市劳模代表共赴这场“劳模之约”。28位劳模齐聚一堂,让这场宣讲会既是职工追慕榜样的“追星现场”,更成了劳模间碰撞思想的“榜样对话平台”。

  “要是冲在爆炸现场最前面的是机器人,是不是就能少些牺牲?”宣讲台上,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器人研发部工程师孙宁的一句话,让喧闹的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台下350余双眼睛里,既有对消防员的敬意,更藏着对“机器护人”这个想法的迫切期待。

  “当年研发防爆消防机器人,只有三个月时间,连参考资料都凑不齐几本。”孙宁抬手抹了下额头,仿佛又站回了那个“技术荒漠”般的攻关期。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把办公室当成了家——吃饭时,脑子里转的全是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走路时,琢磨的还是电路的排布逻辑;实在困得撑不住,就拖来装设备的大泡沫垫子,铺在办公室过道上倒头就睡。很多时候,叫醒他的不是闹钟,而是清晨同事上班的脚步声。他用冷水擦把脸,五分钟扒完早餐,新一天的技术攻坚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

  台下,几名穿着蓝色工装的职工悄悄攥紧了拳头,身旁的同事不住点头——他们太懂“从零开始”的艰难。当听到“为给机器人减重0.5公斤,团队连熬几个通宵,画的图纸堆成了小山”时,后排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技术工人忍不住低声感叹:“这才是真钻研!咱工人的本事,就是这样‘死磕’出来的!”“一场宣讲会能见到这么多‘职工明星’,太难得了!我也要在岗位上多琢磨、多创新,争取做个‘智’造先锋!”一位年轻职工的话,道出了现场许多人的心声。

  宣讲结束后,2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模围坐在一起,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劳模精神传承”,以及我省刚刚出台的《河北省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展开深入交流。思想的火花在你一言我一语间不断迸发。

  “杨普老师的‘操作法’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公交行业也需要这样的‘小创新’,比如优化发车调度流程、改进服务细节,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全国劳模、唐山市公交总公司驾驶员郑玉晓的发言,引发了不少劳模的共鸣。李利杰紧接着接过话茬:“创新不分行业大小,关键是要敢想敢干!我们完全可以搭建跨行业的创新交流平台,把钢铁行业的技术经验分享给制造业,把机器人研发的思路借鉴到传统产业升级里。”

  “孙宁老师研发机器人时‘死磕细节’的劲头,和我们钢铁行业追求精准的理念简直不谋而合!”全国劳模郑久强结合《条例》说道,“《条例》的目的是‘以竞赛促技能提升’,我们不妨借鉴你们团队的做法,在技能竞赛里增设‘技术难题攻关’环节,让工人在比拼中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既提升了技能,又推动了创新,一举两得!”孙宁立刻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太好!我们工作室也常组织内部技能比拼,下次咱们可以联合开展跨行业竞赛,互相取经、取长补短!”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东宇则聚焦《条例》中“鼓励企业建立技能竞赛激励机制”的内容,向孙宁请教团队建设经验:“你们团队能这么快攻克技术难关,肯定有一套好的激励办法。我们企业正在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制度,想问问怎么才能让激励真正调动起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孙宁毫无保留地分享:“我们工作室会把竞赛成果和项目研发直接挂钩,比如在机器人零部件加工竞赛中表现突出的职工,能直接参与核心部件研发。而且《条例》明确说了,对成绩优秀的职工,要在晋升技能等级、岗位聘任、工资福利、荣誉称号等方面优先支持。这能让职工看到技能提升的‘上升通道’,更有干劲!”

  一场劳模宣讲报告会,不止让职工们看到了一位位劳模的奋斗历程,更让大家对“创新”“技能提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如一位职工在活动留言簿上所写:“劳模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奋斗不分岗位、创新不论大小,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颗名为“劳模精神”的火种,已点燃唐山职工的奋斗的激情,更将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燕赵大地上深深扎根,向阳生长。(记者哈欣 赵伟龙 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