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493间“医生休息室”为3万人次医护提供“能量补给”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6张沙发、5张按摩椅……在这个紧邻用餐区域的休息室里只要十几分钟的舒缓休息,就能给我们提供满满能量!”日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陈伟趁着手术间隙在医生休息室的按摩椅上享受了5分钟的按摩,而他的感慨也道出了众多一线医护人员的心声。
部分受访的医护人员每周工作时间50小时以上,感叹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福建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工委近日的一项调查,揭示了福建省总工会连续7年倾力打造“医生休息室”服务品牌的初衷。
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工会的推动下,福建已经建成了493间温馨舒适的休息室,累计服务职工超3万人次。这些医生休息室也在工会服务的加持下,成为了工会守护白衣天使身心健康的“能量补给站”。
走进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门急诊医生休息室,一个大冰箱里摆放着各色美食,沙发前的茶几上还放着茶具和各种茶叶、水果、花生以及品种繁多的茶点。“这些都是大家争着贡献的,自从有了这间休息室,大家有好吃的都喜欢拿来共享。”正在休息室里休息的医生告诉记者,与陈伟一样,休息室的这两张按摩椅是医护人员们的最爱,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来放松一下。
负责医生休息室管理的急诊部护士长陈秀敏告诉记者,休息室的钥匙挂在医务人员都知道的地方,方便大家进出,如果按摩椅满座了,边上的一长排软沙发也是医护人员钟爱的休息地。“有年轻医生想在休息室席地而坐或在地上躺成‘大’字,这样更放松。我们为此购置了柔软的地垫,方便大家自由休息。”
“怎么舒适就怎么来!”同样负责休息室管理工作的还有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长张晓霞。据她介绍,为了让休息室里短暂的休息发挥最大的效能,福建工会加大了休息室里服务项目的“开发精度”,致力打造“小室大爱”的“服务矩阵”。在省总工会的推动下,全省每个医生休息室都因地制宜,标配了按摩椅、饮水机、咖啡机等6类基本设施,并配置了减压释压、音乐疗愈等4种功能要素,让休息室集休息、娱乐、咨询、疗愈等功能于一体,方便医护人员在休息室里卸下疲惫进行能量“快充”。
记者从福建省总工会了解到,为改善苦累岗位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福建省总工会与省卫健委在全省试点建设“医生休息室”的基础上,逐年完善解决手术科、急诊科、重症科等苦累岗位医护人员的休息场地问题。该项目也被省总列入“为职工办实事”项目。这些休息室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管理、独立房间。“医生休息室”日常管理由病区负责,同时根据需要,休息室内还可配置加热饮水机、衣帽架钩、储物柜、微波炉等设施。省总工会依据每间休息室的建设规模、配备设备等情况提供3万元-8万元的补助。
目前,虽然医院院区医疗用房紧张,但工会设立“医生休息室”的倡议依然得到了各家医院的积极响应,不少医院对场地进行精心调整,在不减少患者就医区面积的情况下,增设休息室。多数医院还尽量把休息室设立在走廊尽头,尽可能保证有12平方米的空间……
七年来,福建工会累计投入建设补助资金超3000万元,并出台《福建省“医生休息室”建设和管理办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对场所设置、设施配套、经费保障等进行了明确规范,确保“建有方向、建有标准、建有保障”。这种系统化、品牌化的建设思路,使得“医生休息室”不仅建得好,还能持续发挥作用,形成了具有工会辨识度的服务品牌,释放出长久的“集聚势能”和“虹吸效应”。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常年像上紧发条的钟,连轴转守护着生命防线。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我们要盯着医护人员最实在的需求,让休息室成为‘充电站’和‘解压阀’,让更多的医护人员能体验到‘手术间隙能眯上几分钟,累了能有处松松肩’的幸福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祝荣亮表示,下一步福建省总工会将以申报新建、评星、提质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医生休息室”向急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工作强度更为紧张的科室覆盖,下大力气解决医护人员身边的“小事、难事、烦心事”,努力让白衣天使们切实体会到“我们守护生命,工会守护我们”。